回首頁
什麼是角膜塑術
角膜塑型術的用途
角膜塑型術的歷史
600度以上就算高度近視嗎?
近視的矯正方式有那些?
角膜塑型術矯正原理
衛教Q&A
: : 角膜塑型術的歷史

角膜塑型術,英文名可稱之為:orthokeratology (OK)、ortho-k、corneal reshaping therapy、corneal refractive therapy (CRT)以及vision shaping treatment (VST)。它是一種藉由系統性配戴硬式隱形眼鏡而逐漸改變角膜形狀以達到暫時改變或去除屈光不正度數的臨床技術。

雖然沒有根據,不過仍有不少人認為角膜塑型的想法在古老中國就出現了。當時的中國人在睡眠時利用具有重量的物體或沙袋壓在眼皮上來試著改變視力不佳的問題。在19世紀初時,法國眼科醫師Eugene Kalt,同時也是早期研究接觸鏡的先鋒,嘗試利用較平的隱形眼鏡來壓迫圓錐角膜的頂點。

在由玻璃隱形眼鏡發展成為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之後,不少的臨床專家發現硬式隱形眼鏡對角膜弧度的影響。在1956年由Robert Morrison所進行的研究,其中含1000位配戴PMMA硬式隱形眼鏡之青少年,其鏡片基弧比該使用者本身最平的角膜弧度再平1.50至2.50 屈光度。兩年後,他發現這些人的近視度數都沒有增加。研究人員認為部份因素應為硬式角膜隱形眼鏡改變了使用者的角膜弧度所導致,因此而引起研究者對利用硬式角膜隱形眼鏡來改變角膜弧度以及進而希望可以控制近視的惡化。

近代的角膜塑型術是藉由特殊設計的逆幾何(reverse geometry)角膜塑型鏡片達到暫時減少屈光不正之目的。比起早期使用弧度較平的傳統硬式隱形眼鏡來逐漸壓平角膜弧度,這種逆幾何角膜塑型鏡片的預測結果較佳。共認的現代角膜塑型術之父則為美國眼視光醫師George Jessen。

在Jessen 1964年的文章中,他詳細的指出在利用沒有度數而且使用鏡片基弧的平坦度為相等於要改變的近視度數之設計來壓迫角膜,依靠所產生的淚水鏡度數來讓使用者維持配戴鏡片時的視力。在日戴的使用下,發現角膜弧度會逐漸的變平而提升裸視。同時Jessen也有提到部份性的有效使用類似技術在遠視患者身上。

從1960到1980年代,角膜塑型術在美國並未廣為被醫學界接受,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來自學術界的反抗,科學家持續警告使用傳統的硬式隱形眼鏡來壓迫角膜中央是不安全的,由於那時代的鏡片設計缺乏臨床證明這種過程不會影響角膜的組織及功能。同時以當時的鏡片設計,很容易在角膜上會留下不正常的痕跡(Smiling Face),因為過平坦的鏡片背面形狀會讓鏡片戴在角膜的定位不佳,鏡片往上方跑而形成"上平下凸"的假性圓錐角膜。但是,仍然有不少的視光醫師持續努力的研究它,例如:Grant、May、Nolan、Stoyan、Shed、Tabb以及Ziff等人。

為了補償早期非逆幾何鏡片的不穩定性,當時的角膜塑型鏡片(第2代)在背面設計都是以提升配戴時的穩定性為主。那時的驗配方式是在鏡片配戴中央性良好的情況下,定期更換少許漸進方式放平基弧的鏡片,配合內光心直徑與邊弧的設計改變來降低度數。

這種第2代的角膜塑型鏡片通常是在白天清醒時使用,每經過一段時間,取下鏡片測量角膜弧度及裸視,當弧度變平與裸視增加之後,再更換下一付更平基弧的角膜塑型鏡片直到無法讓角膜弧度變更平坦與裸視提升為止。這過程通常需要數周到數月才能結束,而且結果仍時常不容易預測。

1970年代的末期開始有學術界對角膜塑型鏡片產生興趣。Kerns首先在1976-1978年中發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研究探討以PMMA為材質的日戴型角膜塑型鏡片。在這為期3年的研究中,Kerns比較日戴型隱形眼鏡鏡片、角膜弧度呈平行配戴的一般硬式隱形眼鏡鏡片以及眼鏡。在降低近視度數上,日戴型角膜塑型鏡片在300天之後減少了0.77±0.91 D而一般硬式隱形眼鏡也減少了0.23±0.48 D,可是日戴型角膜塑型鏡片卻也造成了平均0.42 D順軸(WTR)散光的出現。由於在使用日戴型角膜塑型鏡片之後的角膜弧呈球面化的減少非球面值,因此Kerns成為第一個假設當角膜為全球面時,即是角膜塑型的結束點。

其他學者的角膜塑型相關研究也在1980年代初期開始出現,Blinder、May、Grant的研究中指出有平均1.24 D的近視降低,Coon的研究則有1.30±0.89 D的最大近視降低度數。而很多專家公認早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角膜塑型文章出自於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柏克萊分校的Polse、Brand et al,這所謂的柏克萊角膜塑型研究利用隨機的方式分配PMMA角膜塑型與一般硬式隱形眼鏡組。18個月後的近視降低範圍是角膜塑型組1.01±0.87 D與一般硬式隱形眼鏡組0.54±0.58 D,停止配戴3個月之後則發現角膜弧度回復了大約75%。基本上多半研究者的結論認同角膜塑型的安全性。

在第2代角膜塑型鏡片的年代裡,矯正效果其實是非常不穩定的,以現在的角度來看那時的矯正效果與所需時間(只有1.50 D左右的最大能力以及花費近1年之久)是非常沒有效率的。除此之外

在矯正期當中需要不斷的更換鏡片以及到最末期仍然要在白天靠「維持片」(retainer)來保持取下維持片之後的短暫角膜塑型效果。同時,角膜塑型之後隨著而來的順向散光度數增加也讓其接受度大受影響。因此,當時的角膜塑型術普及率非常低,甚至很多的視光醫師與眼科醫師都持反對的態度。

不過,角膜塑型鏡片的浴火重生則發生在1990年中期。它能開始受到重視的主要原因為:1. 電腦角膜地圖儀在1980末期的快速發展,讓角膜塑型鏡片的驗配者在能更了解角膜形狀之外,也可以追蹤角膜形狀的變化;2. 1980年代高透氣硬式隱形眼鏡材料的出現帶動了長戴型隱形眼鏡的使用模式。不久之後,就有人開始嘗試將「維持片」(retainer)放在睡眠中使用的理念。最後一個重要因素則要感謝Wlodyga、Harris 與Stoyan的新型改良版之角膜塑型鏡片(第3代角膜塑型鏡片,也稱之為accelerated OK),他們在車床製造廠的協助下成功的製造出改良加速性角膜塑型鏡片,大量的減少改變角膜形狀所需要的速度。

雖然都是逆幾何的鏡片設計,不過從第2代進步到第3代角膜塑型鏡片的過程中,最大的改變是出現在鏡片逆幾何弧的外圍區域,仍不到邊弧的部分。開始有人意識到這區域對於加快降低近視度數的重要性。配合高透氣材料,Day et al在1997年提出先進角膜塑型(Advance Ortho-K)而他們當時將鏡片使用在夜間睡眠中,並在NERF中提倡單純只有夜戴型角膜塑型術的便利性。不同於之前先在白天使用角膜塑型鏡片直到最後才加入夜戴的retainer,這是一種從第一天就只有睡眠時才使用鏡片的做法。Reim首先在鏡片設計上縮窄逆幾何弧寬度以增加空間給平行弧(alignment或tangent curve),這可以稱之為是第4代的角膜塑型鏡片。Swarbrick et al和Nichols et al在1998及2000年都指出利用第4代的角膜塑型鏡片在一個月之內能達到最佳的矯正效果。

於2002年美國取得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的安全認可之後,角膜塑型鏡片在硬式隱形眼鏡的類型中大放異采並且快速成長。在某些程度上,它發展出一種全新的隱形眼鏡配戴方式,不屬於日戴型也不完全屬於長戴型,只能以夜戴型來稱呼。在合適的使用者上,可以在不必接受屈光手術之下依然享受清晰裸視的環境。

然而,角膜塑型鏡片還有進步發展的空間。針對亞洲青少年長期使用角膜塑型鏡片後的研究仍然不足。2009年在台灣台北地區所完成的世界第一份未成年青少年兒童使用角膜塑型鏡片的臨床研究已經完成通過台灣衛生最高單位批淮,這是首次在世界上官方認可角膜塑型鏡片使用在青少年身上的例子。未來希望有更多的角膜塑型鏡片在青少年上的長期臨床使用心得可以發表。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歡迎您來信詢問
有任何對我們的建議,也請您不吝賜教,以作為我們日後改進的參考。